• 搜索
  • 百度
  • google
  • 站内搜索

动漫

动漫大V在知乎

  • 更新日期:2020-10-14
  • 查看次数:18

2007年,科技狂人乔布斯掏出iPhone,无意中开启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移动互联网时代。在这个全新的互联网2.0版本中,bbs类产品快速衰弱,粉丝和眼球经济快速崛起,成为流量沉淀的洼地。pc互联网时代小众专业的网络氛围被快速冲淡。

中国网络动漫社群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:新浪微博沉淀了粉丝经济,lofter聚集了同人文化,但专业文章应该发在哪儿呢?影评人内容又该沉淀在哪儿?事实上,随着动漫产业的崛起,创作者、漫评人、考据党们的确需要这么一个阵地来输出自己的观点与干货。

这正是知乎想要抓住的窗口期——尤其是在各大漫画社区已被粉丝们占领的当下,多少显得有些难能可贵。

动漫大V在知乎

动漫大V在知乎

群像:动漫大V在知乎

ZCloud:知乎让我重拾写作的乐趣

时至今日,漫画家ZCloud仍旧记得,在知乎敲下第一篇回答时的感受:“我第一次回答的是关于我自己的漫画作品在知乎的问题“如何评价漫画《拜见女皇陛下》”。我以前从别的链接点进来过,也看了一些回答,热门答案我特别喜欢看,非常喜欢被夸赞的飘飘然的感觉(笑),隔一段时间陷入郁闷的时候就打开,吸一口,回回血。说偏了,回答这个问题是在《拜见》的kindle单行本要上市的时候。因为《拜见》完结后我一直也没有就此作品写过什么总结,所以刚好趁此机会说说心里话。写完后有一点感慨,觉得自己要从这部作品毕业了。”

目前,ZCloud的这篇回答在知乎收到了近800个赞同,也收获了2400个关注者。

这篇回答的风格也与ZCloud在新浪微博的内容截然不同:在新浪微博,他是一个个哈哈党,也乐于分享资讯;不是没有写过专业文章,但写作频率却低到了2篇/年。而在知乎,过去的半年间,ZCloud密集发布了9个回答和7篇文章,其中大多数是干货型的漫画专业知识科普。

在ZCloud看来,知乎在一定程度上让其感受到了博客时代的写作乐趣,“其实我最早是用博客记录心得的。博客的文章比较长嘛,感觉像一个说心得的地方。微博主要是用来休闲、看新闻。博客也衰落了嘛,早就不用了,所以这几年心得体会写的还蛮少的。知乎是真的有很多人在用心地写文章,就算是吵架,也有很多写得(看上去)有理有据……这件事本身在现在的互联网上就很难做到。这个氛围让我觉得很不错。”

动漫大V在知乎

疯癫的A兵者:考据党的胜利

知乎的崛起,也给考据党们提供了成为新的活跃阵地。在pc互联网时代,考据党们曾广泛活跃于各大bbs,随着bbs类载体的衰弱,考据党们需要在移动互联网得到一个支点,知乎承接了这一需求。

疯癫的A兵者是长期活跃在动画游戏话题下的考据党代表,以写论文的方式写回答是他独特的个人风格。

在“为什么中国漫画业没有像日本一样受美国影响而发展起来?”问题下,疯癫的A兵者以日美两国漫画产业发展历程为参照,得出了中国漫画业薄弱的根源在于完全“错过”纸媒发展的“黄金时期”(节选):

美国漫画的最初兴旺,就是源于报纸。硬要说的话,美国漫画本身的“起步”是相当晚的,欧洲大陆在19世纪的中页,已经出现了漫画的雏形,美国漫画杂志《Puck》实际上1870年才获得成功。但是,美国漫画很快乘着“报业发展”的东风而“青云直上”。

而实际上,他的努力使得美国漫画成为报业焦点,也催生了后来“鼎鼎大名”的《黄孩子》(第一部彩色漫画)。漫画最初的兴起,就是报业巨头争夺读者的产物(主要原因之一,也并非全部),在纸媒黄金时期业界竞争的产物。比如早期美国报业普利策和赫斯特之争。

以理服人,是考据党们所擅长的,甚至传播知识本身便构成了疯癫的A兵者持续创作的动机。“即使比较冷门,不受到绝大多数知友关心的话题下,也有很多研究深入的答主们, 他们确实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,并不涉猎广泛,耐得住寂寞,但是一点深入, 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专注。”在谈到知乎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时, 疯癫的a兵者回答道。

这个回答本身,似乎也成为了其自我追求的镜像。

动漫大V在知乎

浅色回忆:论坛大V的又一村

在浅色回忆看来,知乎依旧没有脱离论坛的内核,“知乎表面上是问答社区,本质上却是一个论坛,一个巨大的论坛”,这对于本来就是论坛大V的浅色回忆来说简直无缝衔接。

“几年前,我和几个朋友正在群里谈galgame,然后有人突然扔了个链接,说他写了个回答,我就顺着那个链接来到了知乎。当时写完应该没什么感觉,因为我玩论坛很多年,写知乎和过去在论坛上写帖子没什么差异。”

现在回过头来看,这仍旧是一篇充满激情却略显青涩的回答,但并不妨碍其收获406个赞同。目前,浅色回忆已经在知乎写下了671个回答和50篇文章,最高收获6.3k赞同,并拥有5.8万关注者,已然是ACG领域极富影响力的大V。

在创作激励机制上,浅色回忆认为,现阶段知乎产品本身所呈现出的“鼓励长文”和鼓励“讲道理”氛围,就能激发创作欲吸引自己一直写下去了。“知乎就相当于把无数个论坛综合在一起,或是把各个贴吧打通成一个巨大的贴吧,然后把本来在各自领域里活跃的人连接起来,这种连接本身就很有趣。”浅色回忆表示。

不过,坚持创作的他却并没有成为自媒体人的打算。“我的目的是认识人和交流,如果成为自媒体人,其实是无益于这个目的的,并且ACG方面,尤其是动画、漫画方面的自媒体,现如今也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发展和出路。如果回到大学刚刚毕业那几年,我也许会去当个UP主,或者去做个vtb,不过现在嘛,我更愿意向创作侧的方向去努力,做出独立有趣的作品。”

显然,要把大V变成真正的从业者,ACG产业还需要沉淀更多商业价值。

动漫大V在知乎

叶佳桐:知乎live收入被我拿来做动画了

在动漫经济学采访的动漫大V中,叶佳桐是唯一一个袒露知乎运营给自己带来切实经济回报的,“我之前在知乎开了几场 LIVE,挣了几万块钱”。不过,这笔钱在叶佳桐兜里也没待多久,很快又被投入了ACG产业的自循环之中,原汤化原食,“这些钱我都拿来和朋友一起做动画了,所以今年一些动画 PV 里会有我的名字”。

叶大,是混迹知乎ACG版块的吃瓜群众对叶佳桐的雅称。由于长期活跃在被邀一线,叶佳桐在知乎已经积累了8.8万关注者,上述影响力,支撑了叶佳桐的live变现。

回忆起自己踏进知乎大门的契机,叶佳桐表示,同样是源于galgame。“我是一个 ACG 纸媒撰稿人,很喜欢逛知名阿宅论坛 stage-1st ,然后论坛里经常有人发一些知乎的链接,起初没有注册只看看。后来被一道题目吸引了,我就注册了账号开始答题。当时知乎的 galgame 领域是一片荒芜的状态,我对 galgame恰好很了解,心想着可以做一点建设。于是就开始慢慢建设起整个知乎的 galgame。后续开始进入互联网,就变成了一个互联网+ ACG 作者。去年蹭了好多波互联网热点,帮我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和投资圈子的人脉。”

正向反馈因此被建立起来。不过,和浅色回忆一样,叶佳桐同样没有转职的需求:“并没有成为职业自媒体人的打算,因为一旦那样我就没有办法完成自我积累。一直输出得不到补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,知乎账号我会一直经营,但不会当成职业去做。”单纯做一个的知乎大号,也挺好。

动漫大V在知乎

知乎要做亚文化的百科全书

对于知乎平台而言,舍弃了与自身调性不符的粉丝流量,转而吸引动漫大V们入场,并鼓励他们创作,本质是一个以数量换质量的选择。

的确,动漫大V们生产了内容,知乎承载了这些内容,并且沉淀它们,如今,知乎还需要证明自己真的可以运营好这些干货。在知乎官方的设想中,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:知乎这个场合既有讨论秩序,基本上还是以理服人,“多讨论作品,少输出偏见”。另外就是范围够大,讨论轻小说的,讨论漫画的,讨论动画的,讨论GAL的大家都在。最终,这个能够覆盖整个亚文化领域。

这是一种类似于亚文化百科全书的野心,这些沉淀也被认为是有价值的。目前,知乎的内容已经在搜索引擎结果显示中占据重要比例。

至于被外界一直诟病的变现问题,目前正随着知乎盐选会员的推出、商业变现的落地得到改善。“盐选”会员于3月21日正式上线,定价198元,采用“捆绑销售”的方式:用户购买“盐选会员”年卡可以获赠京东Plus年卡,并在京东App领取爱奇艺VIP。开启连续订阅,就能用198元拿到三家的会员。京东和爱奇艺年卡的会员售价都在198 元上下,相当于买一送二。虽然试水意味明显,但总算迈出了商业化步伐上的一大步。未来这部分收入,也有望成为知乎内容生产提供“用爱发电”之外新的选项。

在外界看来,知乎在二次元领域的流量占比仍旧具有上升潜力。不可否认的是,在整个二次元体系中,知乎也正在沉淀除了IP孵化和粉丝经济之外最有价值的深度内容,唯一需要的,只是在收获时间到来之前静静耕耘。

评论